健保實施20年/醫療支出破兆 養肥醫院
健保支出六千億 20年增一倍
〔記者林惠琴、吳亮儀/台北報導〕
健保實施至今屆滿廿週年,醫界推估今年國人醫療支出將達一兆一千億元,扣除健保給付六千億元,等於民眾自費醫療近五千億元;醫改團體批評,醫院天天喊苦,但卻是健保、自費兩頭賺飽飽,「瘦了全民、肥了醫院」,健保「最亮眼的成績」就是養肥了醫療體系!
健保實施廿年,健保總額從實施當年三千億元,到了今年已近六千億元,成長一倍;雖然健保給付倍數增加,但民眾自費負擔不僅沒有減少,反而快速成長;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,健保實施初期,國人自費率一度降低至廿七%,但二○一一年卻升到卅六%,高於同時間韓國的卅五%。
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更指,以主計總處公布的國人醫療總支出來看,由一九九五年的三千八百億元,增到前年破九千六百億元,而醫療總支出佔GDP比率也已連三年都超過六.六%,以今年GDP十六.八兆的六.六%保守估算,國民醫療保健總支出將破一兆一千億元,扣除健保總額六千億元,顯見國人自掏腰包醫療保健的金額恐已增達五千億元。
據衛福部統計,自二○○八年至二○一三年,全台特定檢驗醫療儀器持續增加,以自費約四、五萬元的正子斷層掃描為例,從卅四台增至四十二台,從兩萬八三三四人次的使用量增至三萬四九七○人次。前衛生署長、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楊志良直批,最懂得利用醫療資源的就是醫院,將賺來的錢投入「軍備競賽」,購買儀器拚服務,設法再開源。
健保署醫管組專委陳真慧表示,二○一三年領取健保醫療費用超過六億元的醫院共一○九家,高達八十九%有結餘,七十%醫院光醫務收支就有結餘。
進一步檢視醫院財報,以長庚醫院門、急診為例,二○○五年至二○一一年,健保收入一百七十一億元增至兩百廿億元,成長廿九%,非健保收入約卅三億元增至五十一億元,成長逾五十五%;奇美醫院同年度門、急診健保收入卅二億元增至四十四億元,成長卅八%,非健保收入約五億元增至十二億元,成長逾一倍,印證健保、自費兩頭賺。甚至以醫學教育為先的公立醫院、台大醫院一年結餘就有十三億,滾存累積的盈餘基金達上百億。
健保實施廿年,健保總額從實施當年三千億元,到了今年已近六千億元,成長一倍;雖然健保給付倍數增加,但民眾自費負擔不僅沒有減少,反而快速成長;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,健保實施初期,國人自費率一度降低至廿七%,但二○一一年卻升到卅六%,高於同時間韓國的卅五%。
國人自費醫療 已達五千億元
和信醫院院長黃達夫更指,以主計總處公布的國人醫療總支出來看,由一九九五年的三千八百億元,增到前年破九千六百億元,而醫療總支出佔GDP比率也已連三年都超過六.六%,以今年GDP十六.八兆的六.六%保守估算,國民醫療保健總支出將破一兆一千億元,扣除健保總額六千億元,顯見國人自掏腰包醫療保健的金額恐已增達五千億元。
據衛福部統計,自二○○八年至二○一三年,全台特定檢驗醫療儀器持續增加,以自費約四、五萬元的正子斷層掃描為例,從卅四台增至四十二台,從兩萬八三三四人次的使用量增至三萬四九七○人次。前衛生署長、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楊志良直批,最懂得利用醫療資源的就是醫院,將賺來的錢投入「軍備競賽」,購買儀器拚服務,設法再開源。
健保署醫管組專委陳真慧表示,二○一三年領取健保醫療費用超過六億元的醫院共一○九家,高達八十九%有結餘,七十%醫院光醫務收支就有結餘。
進一步檢視醫院財報,以長庚醫院門、急診為例,二○○五年至二○一一年,健保收入一百七十一億元增至兩百廿億元,成長廿九%,非健保收入約卅三億元增至五十一億元,成長逾五十五%;奇美醫院同年度門、急診健保收入卅二億元增至四十四億元,成長卅八%,非健保收入約五億元增至十二億元,成長逾一倍,印證健保、自費兩頭賺。甚至以醫學教育為先的公立醫院、台大醫院一年結餘就有十三億,滾存累積的盈餘基金達上百億。
醫院搶錢 大量製造自費商品
台大健康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教授江東亮表示,健保開辦後,大量資金注入醫療體系,確實提供醫療院所許多成長茁壯的養分。成大公衛所教授陳美霞則擔憂,醫院像百貨公司一樣拓展版圖、廣設分院追求利潤,大量製造自費「商品」銷售,民眾也誤以為多消費醫療資源有益,只怕「路是走偏了」。
但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強調,健保給付各醫療項目的金額相對於市場價格仍屬偏低,加上醫院培訓人員支出,光做健保,真的會撐不下去,因此部分醫院添購設備,拓展醫學美容、高級健檢等業務,一方面是民眾對醫療「有所求」,而醫院也希望「有所得」。
少子、高齡化 3年後健保入不敷出
〔記者林惠琴/台北報導〕
健保署指出,明年起,可繳保費的就業人口減少,加上薪資停滯不前、人口高齡化,預計醫療支出相對增加,推估最快三年後健保就將入不敷出,平衡費率恐衝破法定底線;衛福部預定四月啟動第三代健保改革討論,初步規劃「漲」聲將響起,只怕民眾荷包不保!
第三代健保改革討論 下月啟動
根據二○一一年健保精算費率報告推估,納保人口成長率二○二四年將轉為負值,而十五至六十四歲占納保人口比率,自明年起,將一改健保開辦以來持續成長的局面,由今年的高點七十.四%降為七十.一%,且逐年遞減,估計至二○三六年只剩下六十一%,由於健保保費收入與薪資結構連動,因此就業人口減少,代表保費收入也縮水。
衛福部對二代健保的總檢討報告指出,二○一一年,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十一%,但花費的醫療費用高達一八八六億元,占比卅四%,而平均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是非老年人口的四倍之多。
國發會則估計,二○一八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占十四.六%,達三百四十四.九萬人,健保署推估,在現有收入面條件不變下,二○一八年恐面臨赤字危機,但數字不願透露。
德明財經科大財稅系助理教授梁景洋等人按健保精算模型也推估,最快二○二一年健保平衡費率將突破法定上限六%,面對修法與民眾保費增加的情況,只怕是不遠了。
一位醫院高層笑稱,自己都跟孩子講,要多存錢當老本,因為年輕的一代是健保「繳得多,用得少」,甚至「用不到」。
哈佛大學教授、前健保規劃專案小組總顧問蕭慶倫指出,健保收入不足問題出在費基太小,應該試著尋找薪資以外的財源。
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Uwe Reinhardt認為,少子化是台灣健保收入減少主因,關鍵在要「催生」,建議政府全額負擔小朋友保費做為誘因。
學者︰公衛預防支出太少
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陳美霞則認為,減輕健保財務負擔的根本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人不生病,醫療支出自然減少,但政府本末倒置,二○一三年投入醫療保健九六二八億元,九十%以上花在醫療部門,公衛預防支出僅三.八%,醫院不斷壯大,健保給付增加,就像個無底洞。
衛福部指出,已邀集專家成立長期規劃小組討論健保現況,並提「全民健康保險法」修法規劃,以保障民眾權益。
記者黃以敬/專訪
根據二○一一年健保精算費率報告推估,納保人口成長率二○二四年將轉為負值,而十五至六十四歲占納保人口比率,自明年起,將一改健保開辦以來持續成長的局面,由今年的高點七十.四%降為七十.一%,且逐年遞減,估計至二○三六年只剩下六十一%,由於健保保費收入與薪資結構連動,因此就業人口減少,代表保費收入也縮水。
衛福部對二代健保的總檢討報告指出,二○一一年,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占十一%,但花費的醫療費用高達一八八六億元,占比卅四%,而平均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的醫療費用是非老年人口的四倍之多。
國發會則估計,二○一八年台灣進入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占十四.六%,達三百四十四.九萬人,健保署推估,在現有收入面條件不變下,二○一八年恐面臨赤字危機,但數字不願透露。
德明財經科大財稅系助理教授梁景洋等人按健保精算模型也推估,最快二○二一年健保平衡費率將突破法定上限六%,面對修法與民眾保費增加的情況,只怕是不遠了。
一位醫院高層笑稱,自己都跟孩子講,要多存錢當老本,因為年輕的一代是健保「繳得多,用得少」,甚至「用不到」。
哈佛大學教授、前健保規劃專案小組總顧問蕭慶倫指出,健保收入不足問題出在費基太小,應該試著尋找薪資以外的財源。
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Uwe Reinhardt認為,少子化是台灣健保收入減少主因,關鍵在要「催生」,建議政府全額負擔小朋友保費做為誘因。
學者︰公衛預防支出太少
成功大學公衛所教授陳美霞則認為,減輕健保財務負擔的根本是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人不生病,醫療支出自然減少,但政府本末倒置,二○一三年投入醫療保健九六二八億元,九十%以上花在醫療部門,公衛預防支出僅三.八%,醫院不斷壯大,健保給付增加,就像個無底洞。
衛福部指出,已邀集專家成立長期規劃小組討論健保現況,並提「全民健康保險法」修法規劃,以保障民眾權益。
星期專訪》把脈健保20年/黃達夫︰不及格 健保病患醫護三輸
記者黃以敬/專訪
轉載自自由時報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